1 渗透层识别
通常钻遇的渗透层主要有砂岩及碳酸盐岩。
1.1 砂岩层特征
1)自然电位曲线在钻井液滤液矿化度低于地层水矿化度条件下,砂岩层出现负异常;反之则为正异常;两者矿化度相近,则自然电位显示不明显或无异常显示。
2)自然伽玛曲线对砂岩反映为低值,泥岩反映为高值。砂岩层的泥质含量越高,则自然伽玛曲线幅度越大,向泥岩的自然伽玛值靠得越近。应注意含放射性砂岩的影响,如钾长石砂岩等。
3)深、浅电阻率曲线常呈现幅度差。
4)井径曲线比较平直、接近或低于钻头直径。
5)中子与密度孔隙度曲线砂岩与泥岩具有不同的差值。
1.2 碳酸盐岩裂缝层特征
1)水平裂缝层
– 倾角测井电导率曲线为急剧的异常,可以在一个极板或四个极板上出现;
– 电阻率曲线值降低,探测深度越浅,降低越明显;
– 声波时差出现周波跳跃;
– 密度测井密度值降低。张开的水平裂缝越大、密度值降低越明显;
– 中子孔隙度增大;
– 声波全波测井纵、横波幅度衰减,且横波衰减大于纵波。
2)垂直裂缝层
– 倾角测井出现较长井段的连续对称的电导异常,极板运动有键槽效应;
– 双井径曲线在裂缝发育井段,出现椭圆形双井径;
– 密度测井密度数值降低;
– 中子孔隙度值显示增大;
– 双侧向曲线深浅电阻率比值稳定,数值略有降低;
– 声波时差增大;
– 声波全波测井声波幅度明显衰减。
3)碳酸盐岩网状裂缝层特征介于水平裂缝与垂直裂缝之间。
花岗岩裂缝层特征花岗岩裂缝层特征可以参考碳酸盐岩裂缝层的特征。
2 分层
2.1 分层原则
1)目的层和油气显示段,应逐一划分出渗透层,主曲线幅度值变化>20%,应单独分层。
2)单层厚度>4m的储层中,如出现流体性质变化,必须分层分别读数、计算、解释。
2.2 层界划分
1)以自然伽玛半幅点为主,参考自然电位、电阻率、中子、密度等曲线的变化划分层界面。
2)薄层以微电阻率曲线划分层界面。
3 取值
1)依据岩性、含油性取其代表性的特征值或平均值。
2)各条曲线必须对应取值。
3)取值时应避开干扰。